构建Lua解释器Part8:构建完整的语法分析器(下)
前言
前面,我已经用3篇blog的巨大篇幅,详细论述了Lua编译模块的一些基本知识。其中,Part5通过一个简单的打印hello world的例子,论述了编译出来的虚拟机指令,如何存到Proto结构中,最后再通过虚拟机执行的流程。Part6详细论述了,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。而Part7则论述了,expression的编译流程。本章,将作为Lua内置编译器论述的最后一个部分。往后的部分,将不再涉及编译相关的内容。当然,经历这篇,相信读者能够完全理解Lua内置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,个人认为完整度还是比较高的。
dummylua基本仿照lua-5.3.5的设计,由于所有的实现,是我自己重新编写,因此在很多实现细节上,与官方的源码有所不同。但是基本的设计路线,遵循官方Lua的设计思路,测试用例的结果,也与官方Lua对照过。dummylua基本实现了Lua的语法,但是没有实现goto语句。本文将分为几个部分,首先讨论了Block的概念,然后先后论述了local-statement、do-end-statement、if-statement、while-statement、for-statement、repeat-statement、function-statement和return-statement的编译流程。最后由于本人水平有限,如果写的有不当的地方,希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。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,喜欢技术讨论,可以加Q群185017593,也可以关注我的知乎账号
Lua的Block
我们首先要厘清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lua的block,什么是block?简单的来说,lua函数体内或一些statement语句(如if-statement、while-statement、for-statement和reapeat-statement)内部的statement list的集合就是block,比如下面所示的:
function name()
block
end
函数体内部的所有代码,就组成了我们的block。那么如果我们的一个脚本文件,从未定义过任何函数,那么它是否包含在block中呢?比如我们的一个lua脚本,姑且称之为test.lua,其代码如下所示:
-- test.lua
local a = 1
local b = 1
print(a+b)
test.lua脚本中,未定义任何一个函数,但是里面的代码,仍然属于一个block,这个block属于top-level function,我们编译一个脚本时,这个脚本就会被作为一个函数看待,这个函数就是top-level function。block与block之间的关系,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展示: 图1 由图可知,蓝色部分的block,属于top-level function的block,而函数foo内部,右括号到end之间的部分,则是函数foo的block。此外,带有do end结构的statement中,do和end之间的部分也是block。if-statement中,then和elseif、else或end之间的部分也是block。如果block内部的statement,也可以有它自己的block。现在我们对block的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那么它有什么用呢?block概念的存在,能够使我们快速清空一些local变量,并且更易于实现break语句,在后续的论述中,我将对这些进行解释和说明。
block的数据结构
现在我们来看一下block在dummylua中的数据结构,该结构被定义在luaparser.h文件中:
// luaparser.h
typedef struct BlockCnt {
struct BlockCnt* previous; // 前一个block
lu_byte nactvar; // 进入新的block前,local变量总数
int is_loop; // 是不是循环语句的block
int firstlabel; // 第一个标签,在标签列表中的位置,在
// dummylua中,标签指的是break标签
} BlockCnt;
现在,我逐一对BlockCnt内的字段进行说明:
- previous指针:该指针指向前一个block,当其是top-level function的block时,previous的值为NULL。图2
- nactvar:活动变量总数,其实本质就是local变量的总数,这里存的是,进入新block前,当前的local变量总数,在退出当前block的时候,将根据这个值,清空当前block的local变量。
- is_loop:循环语句的block,is_loop会被设置为true,当其为true时,在退出block阶段,将用于处理break语句的跳转。
- firstlabel:当前block,第一个break语句,在全局标签列表中的位置。用于查找与循环语句相对应的break指令。
上述逻辑,我对BlockCnt的成员变量,进行了简要说明,接下来的内容,将会逐步解开这些变量的神秘面纱。
enterblock的逻辑流程
现在我们来讨论enterblock和leaveblock的逻辑流程,先来看看enterblock我们都做了什么事情,从实现层面来看,其逻辑代码如下所示:
// luaparser.c
static void enterblock(struct lua_State* L, LexState* ls, BlockCnt* bl, int is_loop) {
FuncState* fs = ls->fs;
bl->nactvar = fs->nactvars; // 将当前local变量总数赋值给bl->nactvar
bl->is_loop = is_loop; // 指定这个block是否是循环语句的block
bl->previous = fs->bl; // 将当前FuncState实例的block,设置为新block的前一个block
fs->bl = bl; // 将新block设置为FuncState实例的当前block
if (is_loop) {
bl->firstlabel = ls->dyd->labellist.n; // 记录该block第一个break语句应该处在的位置
}
else {
bl->firstlabel = -1;
}
}
每一步操作,注释都有说明,正如Part7所写,我们的FuncState实例,实际上是对某个function进行编译的时候,创建的用于暂时存储编译信息的临时变量。同样的,它也包含了当前编译block的信息,进行不同部分的编译,它也会切换block的指针。
leaveblock的逻辑流程
接下来,我们来看一下leaveblock的逻辑流程:
// luaparser.c
static void leaveblock(struct lua_State* L, LexState* ls) {
FuncState* fs = ls->fs;
BlockCnt* bl = fs->bl;
removevars(L, ls); // 清空当前local变量的统计,可以理解为当前block的local变量将被清空
fs->nactvars = bl->nactvar; // 获得除了当前block以外的local变量数量
fs->freereg = fs->nactvars; // 调整寄存器指示变量
fs->nlocvars = bl->nactvar; // 重置local变量,为进入当前block之前的状态,实际上也是清空本block
// 的local变量的操作
if (bl->is_loop) { // 如果是循环语句的block退出,则需要处理break逻辑
breakjump(L, ls, bl);
}
fs->bl = bl->previous; // 返回上一层block
}
上面的注释,对leaveblock的操作,进行了一些说明,由于到目前为止,读者对一些概念还没有认知,因此只要理解block的概念,以及需要关注进入和离开实践即可,我将在后续逐步展开论述。
local statement编译流程
现在我们将进入local statement编译流程的讨论之中,在开始正式讨论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下local statement的EBNF文法:
local namelist ['='' explist]
namelist = Name {','' Name}
对于explist的论述,Part7已经写了很多了,这里不再赘述,如果读者有回顾的需求,那么请回到Part7进行复习。对于local statement来说,它的EBNF文法非常简单,不过再继续讨论之前,我们还是要先复习一下FuncState的数据结构:
// luaparser.h
typedef struct FuncState {
int firstlocal; // 第一个local变量的位置
struct FuncState* prev;
struct LexState* ls;
Proto* p; // 主要存放虚拟机指令,常量表等
int pc; // 下一个指令,应当存放在Proto结构中的code列表的位置
int jpc; // 标记jump指令的位置,这些jump指令将跳转到新生成的指令的位置上
int last_target;
int nk; // 当前常量的数量
int nups; // 当前upvalue的数量
int nlocvars; // 当前local变量的数量
int nactvars; // 当前活跃变量的数量
int np; // 被编译的代码,Proto的数量
int freereg; // 下一个可被使用的,空闲寄存器的位置
} FuncState;
另外,我们还需要关注另外一个数据结构Dyndata:
// luaparser.h
typedef struct Dyndata {
struct {
short* arr; // 记录local变量的信息,index为local变量所在的寄存器,而值则是Proto结构中
// locvars列表的索引,用于查找local变量名
int n; // 下一个local变量要存储的索引
int size; // array列表的大小
} actvar;
Labellist labellist;
} Dyndata;
Dyndata数据实例,是保存在词法分析器LexState实例的dyd变量中,在对这些结构,重新进行梳理之后,我们可以预想一下,准备开始编译lua脚本的内存形态,现在通过图3来展示这一点: 图3
接下来,我们来看一下local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,我们前面已经展示了local statement的EBNF文法,当我们的语法分析器识别statement的首个token为local时,则需要判断该statement是个local statement还是local function statement(稍后会讨论)。当我们的代码,不符合local function statement的语法结构时,则进入到local statement的编译分支之中。token TK_LOCAL之后,到token ‘=’之前的部分,我们称之为variable(变量),如下所示:
local var1, var2;
local var3, var4 = exp1, exp2
上述伪代码中的var1、var2、var3和var4都是variable,那么我们的编译器会怎么处理这些variable呢?首先,他们会被按顺序存入Proto结构的locvars表中,同时,也会被存到Dyndata这个数据结构中,上面的例子,我们可以通过图4来展示: 图4 图4中的locvars列表和arr列表,均填上了对应的信息。我们可以观察到var1~var4被存到了Proto的locvars列表中,而dyd->actvar->arr则存了locvars列表的索引(图中的红色数字为数组索引)。Proto结构中,locvars列表的下标,就指明了该local变量,位于哪个寄存器中。比如var1位于索引值为0的位置,那么它在lua stack中的位置就位于R(0),var2位于R(1),var3位于R(2),var4位于R(3)。我们也可以观察到,指示下一个被使用的,空闲寄存器的变量freereg指向了R(4),这么做的目的是,local变量是暂存在寄存器中,只要block没退出,这些local变量会一直占用这些寄存器(lua通过栈的空间,来表示寄存器),调整freereg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原来的local变量被覆盖。 local变量的赋值,和全局变量的赋值逻辑是很不一样的,就拿上面的例子来看,假设exp1和exp2的值为e1和e2,那么,我们将得到如图5的结果: 图5 我们可以看到,值是直接被赋值到栈上的,并没有像全局变量一样,有个表,存储local变量的key,并将其值作为value进行存储。lua栈上的那些值,也只是示意用的,在编译阶段,其实并不会执行指令进行操作。那么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来了,我们查找一个全局变量,可以到_ENV中查找,那么我们查找一个local变量,又该如何查找呢?现在,我们还是用回上面的例子,并以查找var1为例:
- 首先,编译器会找到Dyndata结构中的arr数组,找到最右边的有效值,如图6所示:图6 图中右侧的蓝色箭头,就是arr表中的最后一个有效local变量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Dyndata是所有function共享的,因此每个function进行编译的时候,都要记录其首个local变量,在dyd->actvar->arr中的位置。
- 右侧蓝色箭头所指向的值为3,那么意味着这个local变量位于当前编译的function,的locvar列表中的第4个位置,也就是fs->p->locvars[3]这个变量,此时需要将它的变量名,和我们想要查找的var1变量名进行对比,因为变量名var4和var1不相等,因此这个local变量不是我们想要找的变量,此时右侧的蓝色箭头需要向左移一位,去查找下一个local变量,用相同的方式查找,看看它是否是我们要查找的变量。图7
- 根据上述的流程,fs->localvars[2]的变量名也不是var1,因此需要继续向左移动。
- 当右侧蓝色箭头,移动到fs->firstlocal的位置时,fs->localvars[0]上的local变量就是我们要查找的var1,此时获取locvars表的索引值0,这个0值,指示了我们的var1位于寄存器R(0)值,也就是说R(0)的值就是我们的local变量var1。图8
为什么要以从右往左的顺序查找呢?按照我们的编译流程,dyd->actvar->arr列表中,越是在右边的local变量,说明其所处的block层次越深,而我们的local变量是允许重名的,比如下面的例子:
local var1 = 10
do
local var1 = 100
print(var1)
end
do和end之间,是一个层次更深的block,而do end之间的var1,此时位于dyd->actvar->arr的最右侧,而我们的print函数,显然是要找到离自己最近的var1,因此从右往左找,能够找到相同block的local变量,从而进行正确的处理。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Part5关于变量名查找的流程,当我们没办法在fs->p->locvars中找到想要查找的变量名时,则会去upvalue中查找,如果还找不到,则会到外层函数的local列表中查找,而后是外层函数的upvalue列表,然后如果再找不到,则需要再往外一层的函数查找。最后会到_ENV中,也就是去全局表中查找。当我们的local变量很多的时候,查找一个全局变量名是非常耗时的,这也是为什么,将全局变量先赋值到一个local变量能够提升运行效率的原因,如下所示:
local math = math
math.xxx()
....
我们的local变量,也不是能够被无限定义的,它也有一个上限值,默认是200个,超过200个local变量的定义,解释器将会在编译阶段报错。 我已经对存储local变量的数据结构,识别和存放方式,赋值方法,和查找方法进行了介绍,接下来,我将通过一个新的例子,来展示local-statement的编译流程,来结束local-statement编译流程的讨论。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个例子,看看其编译流程是怎样的:
local a, b, c = 1, 2
首先,我们的statement的首个token是TK_LOCAL,并且紧随其后的token是个TK_NAME类型的,因此此时进入到了local statement的编译分支之中。首先编译器会对local之后,‘=’之前的variable部分进行处理,即将他们存入到fs->p->locvars列表,和dyd->actvar->arr列表之中,于是得到图8的结果: 图8 我们可以观察到,变量a、b和c都被存到了fs->p->locvars列表中了,而此时,常量表k不会写入任何东西,因为不需要,此时,fs->freereg也仍然指向R(0),因为尚未生成任何指令,目前阶段也只是对variable进行处理。这里还需要关注的是ls->dyd->actvar->arr和fs->p->locvars的对应关系。 在处理完variable之后,接下来,我们遇到了等号,此时编译器就会按照explist的处理流程,处理等号右边的exp列表了,其处理流程也非常简单,就是将1、2的值,先写入到常量表k中,然后生成两个OP_LOADK指令。由于左边的variable的数量,多于右边exp的数量,因此,多出来的variable需要赋值为nil。如果是variable的数量少于exp的数量时,多出来的exp则会被丢弃。编译后的结果,如图9所示: 图9 注意此时的fs->freereg的指向,前面的寄存器已经被三个local变量占据了,所以fs->freereg的值为3。此外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在编译上面的赋值语句的时候,没有查找变量的需要,只有后续有对local变量进行访问的需要时,才需要去查找local变量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就完成了local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了。
do-end statement编译流程
对于do-end statement,我们可以先看看它的EBNF文法:
do
block
end
我们已经讨论过local-statement的编译流程了,现在可以进一步观察一下,enterblock和leaveblock对local变量的处理,承接上一节的例子,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新的例子:
local a, b, c = 1, 2
do
local a, b = 3, 4
end
在完成第一行编译的时候,我们得到了图9的结果,接下来,我们则进入到do-end的编译逻辑之中了,此时要执行enterblock的逻辑流程,这时候,我们需要一个新的BlockCnt变量,用它来存储当前的local变量数量,于是得到图10的结果: 图10 我们可以看到,图10左下角有两个BlockCnt的结构实例,左边那个是原来fs->bl指向的那个,进入到do-end block以后,则创建了一个新的BlockCnt实例,此时fs->bl要指向新的BlockCnt实例,而新BlockCnt实例的previous指针,则指向原来的那个BlockCnt实例。新的BlockCnt实例,要记录目前为止,do-end之外的所有local变量的总数,而此时的local变量一共有3个,因此nactvar的值为3。接下来,编译器将编译do-end之内的代码,首先将a和b加入到fs->p->locvars列表中,同时拓展ls->dyd->actvar->arr列表,于是得到图11的结果: 图11 我们应该留意到,此时的fs->nactvars的值已经变成了5,因为此时的local变量已经达到了5个,而bl->nactvars则保持不变,因为它代表进入当前block前,local变量的总数,此时相应的信息也填入了fs->p->locvars和ls->dyd->actvar->arr中。接下来,就是编译等号右侧的explist。3和4是常量,因此,首先会将这两个数值,写入到常量表k中,也就是fs->p->k列表中,于是我们得到了图12的结果: 图12 到这一步为止,do-end这个block内的代码就编译完了,接下来就是退出block的流程,首先要做的是,将fs->nlocalvars、fs->nactvars和ls->dyd->actvar.n的值回退回来,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,首先是回退多少?回退的含义是什么?针对第一个问题,回退多少呢?我们的目标是将当前block的local变量清空,那么回退的数量,自然是当前block的local变量的数量,于是,我们只需要将fs->nactvars - fs->bl->nactvars就能得到,因为我们的fs->nactvar总是能和fs->nlocalvars变量同步。第二个问题,回退的含义是什么?意味着原来被占用的空间,可以给新的block的local变量暂存。在完成leaveblock的操作之后,我们得到了图13的结果:图13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的fs->freereg也被重置了,直接被置放到local变量c的上方,这样清退了前一个block的local变量,至于之前的局部变量的一些信息,gc将会在合适的时间将其清理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就完成了do-end block的编译流程了。
if statement编译流程
我们现在将进入到if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的讨论之中,按照惯例,首先要描述if statement的EBNF文法,其EBNF文法如下所示:
ifstat ::= if cond-part then block { elseif cond-part then block } [ else block ] end
cond-part ::= expr
从EBNF文法来看,当statement的首个token是TK_IF的时候,进入ifstat的编译分支,花括号内的部分,代表可以出现0次或者多次,方括号内的部分,代表可以出现0次或者1次。我们的expr的编译流程,已经在Part7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了,这里不再赘述。 尽管EBNF文法,能够很好地描述if statement的语法结构,但是有些细节它是无法表达的,比如cond-part,不仅仅只是要计算一个expr的值,并把值放入某个寄存器就可以了,它还需要生成对该寄存器进行测试的指令,还需要进行条件跳转处理、逃逸跳转处理等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做完,就是对if statement的结构,进行进一步说明,从结构上看,if statement由几个部分来组成:
- 表示随后跟着的是cond-part的系统保留字:if、elseif
- cond-part:条件判断的部分
- then-part:系统保留字then和其后的block
- else-part:系统保留字else和其后的block
- 表示结尾的部分:系统保留字end
接下来,我首先会通过一张概念图来展示if statement的跳转流程,最后通过一个例子,展现if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。 图14 我们可以看到,上图中,黑色箭头代表测试失败时的跳转,当一个cond-part测试失败,要么跳转到下一个cond-part的测试中,要么跳转到else-part中,亦或是直接跳过if statement,进入下一个statement。而红色箭头表示,当一个then-part结束时,那么它需要跳出来,执行图14中的next instruction,因为if statement每次只能执行一个分支。接下来,我们来看一个例子,并且通过编译这个例子来看看if statement的整体编译流程:
local a, b, c = 10, 30, 20
if a >= b then
print("a>=b")
elseif a <= c then
print("a<=c")
else
print("else-part")
end
由于在Part7中,我花了巨量的篇幅论述了expr的编译流程,因此这里会略过很多细节,直接写入生成结果。首先第一步,我们要对local statement进行编译,得到了图15的结果: 图15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if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了,首先我们要先跳过TK_IF这个token,然后开始编译第一个cond-part:a>=b,于是得到图16的结果: 图16 上图code列表中,被染成红色的两个指令,就是我们的cond-part编译后的结果,这里我们回顾一下OP_LE的指令:
OP_LE A B C
if ((RK(B) <= RK(C)) ~= A) then pc++]
在本例中的含义则是,R(1)<=R(0)的结果不等于0(也就是R(1)<=R(0)即b<=a成立),那么PC寄存器自增,也就是跳过OP_JMP指令,直接执行第一个then-part的逻辑,否则执行JUMP指令,这个JUMP指令会跳到下一个cond-part中进行新的判断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cond-part里生成的OP_JMP指令,是iAsBx模式,也就是高18位来表示跳转的相对地址值,为了既能够表示正值,又能够表示负值,编译器用了131071表示0值,-1则表示为131070,这里为了方便读者理解,直接填写-1,而不是131070。接下来,编译器会对第一个then-part进行编译,得到图17的结果: 图17 这个then-part编译好的指令,我通过蓝色标记出来,主要用于区分。完成了第一个then-part的编译,接下来到了elseif之后的那个cond-part的编译了,得到图18的结果。 图18 我们可以看到,第一个OP_JMP指令,指向了第二个cond-part的第一个指令,因为PC寄存器自身就会执行自增的操作,因此这里的-1被改成了4。接下来,就会对第二个then-part进行编译,于是得到图19的结果: 图19 第二个then-part的编译流程很简单,就是将”a<=c”这个字符串打印。接下来则是进行else-part的编译,得到图20的结果: 图20 图中的紫色部分代码,就是else-part的编译结果,它先将print函数入栈,然后将“else-part”这个字符串入栈,最后调用这个函数。else-part完成编译之后,我们就进入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,这里需要处理逃逸跳转,也就是then-part执行完之后,跳到下一个statement生成的第一个指令之中,于是得到了图21的结果。 图21 到目前为止,我就完成了if statement编译流程的论述了。
while statement编译流程
现在我们进入到了,循环语句的编译流程之中了,现在先从while statement开始。首先我们来看一下,while statement的EBNF文法:
while cond-part do block end
严格来说,while statement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- 表示进入while statement编译流程的首部token–while
- cond-part:条件判断部分,判断是否要进入循环
- do-end:while循环语句的body部分,执行其他的statement list
- 跳转回cond-part的JMP指令:这个指令紧随block的最后一个指令,跳转回cond-part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循环
我先通过一个逻辑结构图,来展示while语句的语法结构,然后通过一个例子来对while语句的编译流程进行阐述: 图22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新的例子,并借助这个例子来观察一下,while语句的编译流程:
local i = 0
while i < 10 do
i = i + 1
print(i)
end
首先,编译器会先编译第一行的statement,然后得到图23的结果: 图23 我们可以看到,在图23中,将local变量i,写入了fs->p->locvars列表中,将0写入常量表fs->p->k中,此外ls->dyd->arr也有所调整。接下来,则进入到while语句的编译之中,在识别了while statement的首个token–TK_WHILE以后,编译器进入到了cond-part(i<10)的编译之中,得到如图24的结果: 图24 和if statement类似,这里的cond-part,除了将i<10这个exp编译成指令,还在这个exp指令之后,添加了一个OP_JUMP指令,这个jump指令,将在我们测试失败时,跳转到下一个statement的第一个指令中。接下来,我们就进入到了while语句的body部分的编译了,这里需要进入到新的block,首先我们会进行i=i+1的编译工作,于是得到图25的结果: 图25 新的指令,将local变量i增加了1,并且将结果存回到local变量i的寄存器位置上。接下来要执行block的另一个语句,就是print(i),于是得到图26的结果: 图26 上图的结果,首先将print函数放到栈中,然后将参数i的值,move到函数print的上方,最后通过调用函数的指令来执行这个流程。到目前为止,while body内的block编译就结束了,但是这是一个循环,因此block执行完之后,还需要跳转到cond-part进行新的判断,于是,我们需要新增一个jump指令,得到图27的结果: 图27 jump指令跳转到了条件判断的流程之中,同时OP_LT指令测试失败时,我们的指令跳转到下一个statement的第一个指令中。到目前为止,我对while语句的编译流程的的论述就结束了。
repeat statement编译流程
现在,我们将进入到repeat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的论述之中了,其EBNF文法的结构如下所示:
repeat block until cond-part
现在我来对repeat statement的组成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:
- statement的第一个token:这个token为repeat,它标志着编译流程进入到repeat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分支之中
- body部分:repeat之后,until之前的statement list集合,就是repeat statement的body部分
- 表示cond-part的引导token,这个token即是until,在其之后即是条件判断部分,cond-part
- cond-part:条件判断,判断是否能够继续循环
我通过一张逻辑图来展示,repeat的循环跳转逻辑: 图28 接下来,我通过一个例子,来展示repeat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:
local i = 0
repeat
i = i + 1
until i > 100
首先,编译器会执行local statement的编译,得到图29的结果,于是有: 图29 接下来,则进入到repeat statement的body部分,现在开始编译i=i+1,于是得到图30的结果: 图30 这里将local变量i和常量1相加,并且存回到local变量i的寄存器中。到这一步为止,repeat statement的body部分就执行完了,后面则跳过until,对cond-part进行编译,得到图31的结果: 图31 上图的指令,如果测试通过,则跳过jump指令,进入下一个指令,如果测试失败,则回到红色箭头所指的指令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就完成了repeat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探索了,对于其他的情形,读者可以结合Part7的内容,进行推导。
for statement编译流程
接下来,我们要探索的是最后一种循环语句–for循环。for循环语句,从类别上分,主要有两大类,一类是fornum,一类是forlist,他们的语法结构也是不同的。fornum的EBNF文法如下所示:
for Name '=' exp ',' exp [',' exp] do block end
fornum的语法结构,我们可以梳理成如下的形式:
- 开头标识的token–for:表示应当进入到for statement编译流程
- index-part:索引值定义部分,在fornum类型中,这里一般是给一个局部变量赋初值,Name是TK_NAME类型的token,是个局部变量,=后的exp的值应当是数值类型
- limit-part: 限制部分,就是初始化阶段,定义的局部变量的值,超过limit之后,将不再进行循环
- step-part:每次执行完fornum的body之后,初始化部分的局部变量,每次要加的值,可以省略,默认值是1
- body-part:do-block-end的部分,是循的本体
我们现在通过一张图来感受一下,fornum的语法构成: 图32 接下来,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fornum的编译流程:
for i = 1, 10 do
print(i)
end
语句很简单,编译器首先识别statement的第一个token是TK_FOR,然后识别到了exp “i = 1”,表明现在要进入fornum的编译流程之中。此时编译器分别对fornum语句的index-part、limit-part和step-part进行编译,得到图33的结果: 图33 上图包含的信息很多,已经涵盖了fornum语句的初始化部分了,我们可以把这个部分的操作作如下归纳:
- 生成4个local变量,分别是(for index)、(for limit)、(for step)和i。前面三个分别对应的是,for语句中的局部index变量i,循环限制10,每次循环递增量1(默认值),以及表示局部的index变量i。第四个变量,其实是(for index)的值赋值过来的,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,和upvalue有关,相关的问题,我们需要在后续的upvalue相关的章节里深入探讨。在lua虚拟机运行阶段,完成fornum初始化的堆栈信息,如下所示:图34
- fornum语句,初始化阶段,分别通过OP_LOADK指令,将对应的值,放置到对应的寄存器中。这里需要留意的是OP_FORPREP指令,这个指令的作用是,对目标寄存器,也就是我们的(for index),减去(for step)的值,然后跳转到循环判断指令OP_FORLOOP指令处,进行是否执行循环逻辑的判断,用公式表达它做的行为,则是:R(A)-=R(A+2); pc+=sBx。由于,现在OP_FORLOOP指令尚未生成,因此OP_FORPREP指令的第二个参数,目前赋值为NO_JUMP也就是-1
在完成了fornum的初始化流程之后,现在进入到body的编译流程之中,首先,我们会进入到新的block,然后对print(i)进行编译,最后生成一个判断是否执行循环体的指令OP_FORLOOP,于是我们得到如图35的结果: 图35 现在我们完成了完整的fornum语句编译了,这里需要注意几个点,第一个是当我们执行到OP_FORPREP指令之后,会对(for index)进行初始化操作,也就是将(for index)的值,减去(for step)的值,然后跳转到OP_FORLOOP指令处。OP_FORLOOP指令,会根据(for step)的情况,来对(for index)和(for limit)进行比较判断,当(for step)大于等于0的时候,如果(for index)的值小于或者等于(for limit)的值时,那么PC寄存器会从OP_FORLOOP指令,顺着图中的红色箭头,跳转到目标指令处,否则执行OP_FORLOOP的下一个指令。当(for step)的值小于0的时候,如果(for step)小于(for limit)的值的时候,OP_FORLOOP跳转到红色箭头所指的指令中,否则执行OP_FORLOOP的下一个指令。此外,OP_FORLOOP指令会令(for index)的值加上(for step)的值,并将结果覆盖到(for index)上,当OP_FORLOOP满足跳转条件时,会令index_value部分赋值为(for index)的值,用伪代码表示则是:
R(A)+=R(A+2); if R(A) < ? = R(A+1) then { pc+=sBx; R(A+3)=R(A) }
现在我们将进入到forlist语句的编译流程探索之中,依照惯例,我们首先看一下forlist的EBNF文法:
for namelist in explist do block end
按照上面的EBNF文法,理论上,forlist语句中,用于循环的局部变量可以是无限多的,系统保留字in之后的exp列表理论上也应当支持无限多,dummylua目前只支持最常规的写法,因此EBNF文法将会调整为如下所示:
for kname, vname in funccall(exp) do block end
这里默认funccall是我们初始化迭代器的函数,而exp则是它的参数,即是那个要被遍历的表达式,exp在这里要求是一个table,上面的kname和vname则是遍历时的k和v的值。接下来,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探讨一下forlist的编译流程,第一个是我们的ipairs调用,第二个是pairs调用。先来看一下第一个例子:
for k, v in ipairs(t) do
print(k, v)
end
进入编译前,我们需要先对forlist语句,进行初始化操作,for之后do之前的部分,均参与到了编译初始化的流程之中,于是得到图36的结果: 图36 图36的初始化阶段,做了几个操作,首先设置了一些局部变量(for generator)、(for state)、(for control)、kvar和vvar,其中kvar和vvar分别对应上述的k、v值,而前面的几个部分,后面会讨论。接着编译器将ipairs函数压入栈中,然后把ipairs的参数也压入栈中,接着通过OP_CALL指令,调用了ipairs函数,这个ipairs函数,在base库中是luaB_ipairs,其定义如下所示:
// luabase.c
static int luaB_ipairs(struct lua_State* L) {
lua_pushvalue(L, -1);
setfvalue(L->top - 2, ipairs);
lua_pushinteger(L, 0);
return 3;
}
这个函数的作用,则是将内部的luabase.c内的c函数–ipairs(注意不是脚本中的ipairs函数)设置到(for generator)域,将要遍历的参数t放置到(for state)域,将0值设置到(for control)域,并预留kvar和vvar的位置,在虚拟机运行阶段,在完成forlist的初始化操作之后,虚拟机的内存结构则是图37的结果: 图37 图中ipairs的函数逻辑,如下所示:
// luabase.c
static int ipairs(struct lua_State* L) {
StkId t = L->top - 2;
if (!ttistable(t)) {
printf("ipairs:target is not a table");
luaD_throw(L, LUA_ERRRUN);
}
StkId key = L->top - 1;
TValue* v = (TValue*)luaH_getint(L, gco2tbl(gcvalue(t)), key->value_.i + 1);
if (ttisnil(v)) {
lua_pushnil(L);
lua_pushnil(L);
}
else {
lua_pushinteger(L, key->value_.i + 1);
setobj(L->top, v);
increase_top(L);
}
return 2;
}
这个函数的作用,就是遍历table t中的array域,并返回刚刚遍历到的index和value的值。下次调用ipairs函数是,上次遍历得到的key结果+1,作为新的索引,去取新的值,然后将新的索引值,赋值到kvar域中。这里只是简单阐述一下,ipairs要做的事情,实际上,这个函数是在OP_TFORCALL指令里调用,初始化阶段,并不会调用它,在虚拟机执行阶段,forlist语句的初始化阶段完成之后,内存结果就是图37所示的那样。 接下来,则是对do-end部分的forbody进行编译,得到图38的结果,于是有: 图38 OP_JUMP之后的指令,则是forbody内部编译的指令,其本质就是打印k,v的值。在forbody退出之前,编译器还需要添加两个指令,一个是OP_TFORCALL,另一个则是OP_TFORLOOP。 图39 注意图中的OP_JUMP指令和OP_TFORLOOP指令的跳转。到这个阶段,其实forlist的编译工作就完成了,不过这里还是要对OP_TFORCALL和OP_TFORLOOP指令,结合上面的实例进行说明:
- OP_TFORCALL:它是iABC模式,A域指定(for generator)的位置,B域不使用,C则指明了从(for generator)中接收多少个返回值。执行它的时候,如果我们的(for generator)位于R(A),那么此时,它会将迭代函数、迭代的table和当前迭代的key设置到R(A+3)~R(A+5)的位置上,于是在运行期lua栈得到图40的结果:图40 接着,我们的OP_TFORCALL指令,会调用位于R(A+3)的ipairs函数,然后从ipairs函数接收C个返回值,并且将其从R(A+3)的位置开始赋值,得到图41的结果:图41
- OP_TFORLOOP:它是iAsBx模式,这个指令是和OP_TFORCALL指令相辅相成的,它首先判断图41的R(A+3)值是否是nil值(当完成table array的最后一个元素的遍历时,ipairs函数会返回nil值),如果不为nil值,则将R(A+3)赋值给R(A+2),然后执行图39的跳转指令,得到图42的结果,否则执行下一个指令,跳出循环:图42 我们可以看到,对于ipairs函数而言,我们输入一个key,它会返回该key的下一个key和对应的value值,放置在R(A+3)和R(A+4)的位置上(这两个值对应token in前面的k和v,可以通过搜索local变量k和v,找到他们的值),由于table的array最小下标是1,因此luaB_ipairs在初始化阶段,将(for index)设置为0,因此在迭代器中,默认0的下一个key是1,并返回1和value1,下次调用(for generator)时,则会将1传入,获得2和value2值,以此类推,直至(for generator)返回nil为止,遍历结束。
我们的另一个forlist的例子,则如下所示:
for k, v in pairs(t) do
print(k, v)
end
它的编译指令和前面的ipairs是一样的,只是我们的(for generator)则替换成了pairs,这个函数不仅会遍历table的array部分,还会遍历hash表部分,终止的条件都是一样的,这部分留给读者结合源码去推导,这里不再赘述。到目前为止,我就完成了for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论述了。
break statement编译流程
在完成了循环语句的讨论以后,现在要讨论一个问题了,如何跳出循环?除了循环语句的cond-part以外,我们还可以通过break语句来跳出循环,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它的设计与实现原理。要彻底理解break语句的逻辑,首先还是要从数据结构层面入手。我们前面已经探讨了LexState结构和Dyndata结构,现在我们需要给Dyndata添加新的成员,如下所示:
// luaparser.h
typedef struct Labeldesc {
struct TString* varname; // 标签名称
int pc; // 标签生成的jump指令的相对地址
int line; // 标签出现在代码中的哪一行
} Labeldesc;
typedef struct Labellist {
struct Labeldesc* arr; // 标签列表
int n; // 下一个标签在标签列表中的位置索引
int size; // 标签列表的大小
} Labellist;
typedef struct Dyndata {
struct {
short* arr;
int n;
int size;
} actvar;
Labellist labellist; // 标签列表
} Dyndata;
上面的代码,展示了新的数据结构,标签和标签列表,在dummylua中,由于我没有实现goto语句,因此这里的标签列表其实质就是break标签的列表。我们在block一节里介绍过BlockCnt这个数据结构,当我们enterblock的时候,会记录该block如果有break语句,那么这个break语句会位于Labellist里的哪个位置,只有当Labellist的n值>BlockCnt的firstlabel的值时,才代表这个block内部有break语句。 那么我们的break语句是怎么编译的呢?首先我们要搞清楚block和Labellist的关系,我们现在来看一个例子:
local i = 0
while true do
i = i + 1
if i >= 10 then
break
end
end
首先我们通过protodump工具来看一下,它的编译结果是怎样的:
file_name = ../test.lua.out
+type_name [LClosure]
+proto+type_name [Proto]
| +source [@../test.lua]
| +maxstacksize [2]
| +k+1 [int:0]
| | +2 [int:1]
| | +3 [int:10]
| +numparams [0]
| +lineinfo+1 [1]
| | +2 [3]
| | +3 [4]
| | +4 [4]
| | +5 [6]
| | +6 [7]
| +is_vararg [1]
| +upvalues+1+idx [0]
| | +instack [1]
| | +name [_ENV]
| +p
| +locvars+1+startpc [1]
| | +endpc [6]
| | +varname [i]
| +lastlinedefine [0]
| +code+1 [iABx:OP_LOADK A:0 Bx :0 ; R(A) := Kst(Bx)]
| | +2 [iABC:OP_ADD A:0 B :0 C:257 ; R(A) := RK(B) + RK(C)]
| | +3 [iABC:OP_LE A:1 B :258 C:0 ; if ((RK(B) <= RK(C)) ~= A) then pc++]
| | +4 [iAsBx:OP_JMP A:0 sBx:131072 ; pc+=sBx; if (A) close all upvalues >= R(A - 1)]
| | +5 [iAsBx:OP_JMP A:0 sBx:131067 ; pc+=sBx; if (A) close all upvalues >= R(A - 1)]
| | +6 [iABC:OP_RETURN A:0 B :1 ; return R(A), ... ,R(A+B-2) (see note)]
| +linedefine [0]
+upvals+1+name [_ENV]
上面的code就是我们的指令列表,其中,code指令列表中的第4个指令,就是根据我们的break语句生成出来的jump,当i>=10的条件满足时,它就跳出循环。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来观察一下,这段代码有几个block?这些block和Labellist有什么关系?break语句怎么处理? 图43 从图中,我们可以观察到,最下部将我们的范例代码,通过色块的方式结构化了,每一种颜色,代表一个block。我们的break语句处于最内存的block之中,而且block的previous指针,指向了上一层的block,每个BlockCnt结构的firstlabel都指向了全局的label列表的第0个位置,且is_loop变量我也标红了。可以观察上面已经完成编译的虚拟机指令集合,当我们编译到最内层block的break语句时,会生成一个OP_JMP指令,并且将break写入标签列表ls->dyd->labellist->n则向右移动了一位(从0移到1的位置,如图43蓝色箭头所示的部分),此时并没有立即处理OP_JMP指令的跳转位置,而是暂存起来。当我们退出break所在的那个block时,因为那个block不是循环语句的block,因此leave这个block并不会进行任何的break语句处理。当我们退出中间的那个block时,因为它是循环语句的block,因此我们需要在ls->dyd->labellist->arr从右往左找break语句,将每一个break语句找出,找到他们所对应的jump指令地址,将跳转的位置设置到要退出的block外的第一个指令,直至n移动到block的firstlabel所指的位置为止。完成之后,ls->dyd->labellist->n则向左移动一位(从1移动到0的位置),此时n和蓝色块block的firstlabel相等,因此代表这个block没有break语句,不需要处理。 到现在为止,我们就完成了break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探讨了,接下来将进行function statement和return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探讨。
function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
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function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,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,function statement的EBNF文法:
[local] function name {'.' name} [':' name] '(' explist ')'
block
end
方括号内代表的是,该部分出现0次或1次,而花括号内出现的部分,表示出现0次或多次。上面的EBNF文法,展示了function statement的语法结构,如果还要细分,可以按照如下几个点来:
- name-part:token function之后,token ‘(‘之前的部分,被我称之为name-part。因为它定义了函数的名称,提供了查找函数的依据
- func-part:token ‘(‘之后,token end之前的部分,是函数的本体
现在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探讨一下,首先来看一下第一个例子:
local function test(a, b, c)
print(a, b, c)
end
这个例子,定义了一个local函数,因为有了local保留字,因此这个函数的name-part就是在栈上的一个局部变量,我们现在先来看看编译器对name-part的编译结果,如图44所示: 图44 从图44来看,name-part的编译处理,和我们的local statement对变量名的处理并无二致,实际上也是如此,我们的TK_FUNCTION只是确保我们的编译流程,能够走到function statement的编译分支之中。到这里,上面例子中的name-part就完成编译了,紧随其后的则是对func-part进行编译。func-part的编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第一个部分是对参数列表的处理,第二个部分则是对函数体的处理。在进入func-part的编译之前,编译器首先会构建一个新的FuncState实例,用它来存储我们对test函数的编译结果,在开始编译函数体之前,我们得到图45的表示: 图45 上图中,蓝色部分,就是新增的FuncState结构,同时也新增了一个Proto结构,这是进入函数体编译前的准备工作,接下来,我们的编译器首先会对’(“)‘内的参数进行编译,其实它的做法很简单,就是将参数变量,作为local变量写入到新FuncState结构的Proto实例的locvars列表中,作为这个函数的局部变量存在,同时调整freereg变量的值,于是我们得到了图46的结果: 图46 在完成了参数处理之后,编译器会开始处理函数体部分,上面例子很简单,就是先将print函数入栈,然后将a、b和c三个参数入栈,最后再打印,于是得到图47的结果: 图47 函数体的编译结果,基本上存储在了新的Proto结构(蓝色)之中,注意其左边的虚拟栈,在编译器是不存在的,这里画出来的目的,主要是想告诉读者,每个函数在运行阶段,都有自己逻辑上独立的虚拟栈,这个虚拟栈是在调用函数之前确定的。在函数完成编译之后,新的FuncState结构是需要被回收的,但是Proto结构将被保留,并且存储在上一级FuncState结构所对应的Proto实例的p列表之中,同时ls->dyd->actvar->arr中的a、b和c这三个参数变量,也会被清除掉,于是我们得到了图48的结果: 图48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编译top-level function对应的FuncState结构的Proto实例,将新编译的Proto放到了自己的p列表中的第一个位置,表示其内部的第一个被定义的函数,同时生成了两个指令,一个是OP_CLOSURE,它是iABx模式,它会创建一个LClosure类型的实例,并且放置到R(A)的位置,在我们的例子中,就是R(0)的位置,也就是local变量test所在的寄存器上,Bx指定了,它的函数体是哪个,这里是0,表示刚刚编译好的蓝色体Proto实例,是这个LClosure实例的编译信息载体。如果你忘记了虚拟机如何运行函数的流程,那么可以回到Part5进行复习,这里只论述编译器的部分,不再进行赘述。 我们的name-part还可能是table里的某个域,也可能是一个全局变量,但不管怎样,最终,编译器都会为编译好对的Proto结构,创建一个LClosure实例,并且将其赋值到指定的变量中,我把第二个例子留给读者自己去推导,就当是一个随堂作业:
function test(a, b, c)
print(a, b, c)
end
除了上面例子所展示的方式外,lua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语法糖,如下所示:
function t:foo(a, b, c)
self.v = a + b + c
end
函数名前,通过’:‘来修饰,并且函数体内出现了self的关键字。通过’:‘来修饰的函数,其实就是一种语法糖,上面的代码等价于:
function t.foo(t, a, b, c)
t.v = a + b + c
end
这种方式,让我们省去了将参数t传入,而且t是作为参数表的第一个参数,self就是指代这个函数本身,我们现在来看一下,这个函数的编译流程。首先编译器会对name-part进行编译,得到图49的结果: 图49 这个阶段,我们往常量表k中,写入了”t”和”foo”,并且生成了一个OP_GETTABUP指令,这个指令将全局变量t,读取到寄存器R(0)中。接下来则进入到函数体的编译流程之中了,于是我们得到了图50的结果: 图50 我们可以看到,新的Proto实例(蓝色)的locvars列表,第一个local变量为self,也就是说,函数体内所有的self调用,都会找到R(0)这个位置的变量,其后才是变量,a、b和c。在完成参数表的编译之后,接下来开始编译函数体,得到图51的结果: 图51 上图一次性将函数体内的编译流程执行完,将编译后的结果,存储到了蓝色的Proto实例中,它首先将a和b相加,然后再和c相加,将最后的结果,放置到R(0)这个table的”v”域中。完成编译以后,蓝色的FuncState结构将被清除,并且将蓝色的Proto实例,设置给白色Proto实例的p列表中,得到图52的结果: 图52 我们可以看到,白色的Proto实例,新增了几个指令,分别是OP_CLOSURE、OP_SETTABLE和OP_RETURN,OP_CLOSURE和前面讨论的一样,这里往R(1)的位置,创建一个LClosure实例,并且其执行体为fs->p->p[0],也就是我们的蓝色Proto实例,然后将这个LClosure实例,设置到位于R(0)的table t的”foo”域上,到这里为止,编译流程就完成了。 虽然,我们已经完成了,关于self函数的编译流程,但是这个self变量,是怎样设置到函数栈的第一个local位置呢?这里,我们需要结合调用函数的逻辑来看,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:
t:(a, b, c)
我们通过protodump工具,将上面的函数编译好以后,得到如下的结果:
file_name = ../test.lua.out
+type_name [LClosure]
+proto+locvars
| +lineinfo+1 [1]
| | +2 [1]
| | +3 [1]
| | +4 [1]
| | +5 [1]
| | +6 [1]
| | +7 [1]
| +lastlinedefine [0]
| +p
| +upvalues+1+idx [0]
| | +name [_ENV]
| | +instack [1]
| +is_vararg [1]
| +type_name [Proto]
| +code+1 [iABC:OP_GETTABUP A:0 B :0 C:256 ; R(A) := UpValue[B][RK(C)]]
| | +2 [iABC:OP_SELF A:0 B :0 C:257 ; R(A+1) := R(B); R(A) := R(B)[RK(C)]]
| | +3 [iABC:OP_GETTABUP A:2 B :0 C:258 ; R(A) := UpValue[B][RK(C)]]
| | +4 [iABC:OP_GETTABUP A:3 B :0 C:259 ; R(A) := UpValue[B][RK(C)]]
| | +5 [iABC:OP_GETTABUP A:4 B :0 C:260 ; R(A) := UpValue[B][RK(C)]]
| | +6 [iABC:OP_CALL A:0 B :5 C:1 ; R(A), ... ,R(A+C-2) := R(A)(R(A+1), ... ,R(A+B-1))]
| | +7 [iABC:OP_RETURN A:0 B :1 ; return R(A), ... ,R(A+B-2) (see note)]
| +maxstacksize [5]
| +k+1 [t]
| | +2 [foo]
| | +3 [a]
| | +4 [b]
| | +5 [c]
| +source [@../test.lua]
| +linedefine [0]
| +numparams [0]
+upvals+1+name [_ENV]
从上面的结果,我们得到如下的流程:
- 执行code[1]的指令OP_GETTABUP 0 0 256,将table t加载到R(0)的位置,得到图53:图53
- 执行code[2]的指令OP_SELF 0 0 257,将位于R(0)的table t加载到R(1)的位置上,并将函数t[“foo”]加载到R(0)的位置,得到图54:图54
- 执行code[3]~code[5],将a、b和c三个参数入栈,得到图55:图55
- 调用t[“foo”]这个函数,并结束程序
通过上面这个例子,和前面的编译结果对比,就能够理解self函数的编译和执行流程,一切也就一目了然了,到这里为止,我们就完成了function statement编译流程的论述了。
return statement编译流程
return statement的编译流程很简单,就是将要返回的参数压栈,并且生成OP_RETURN指令,OP_RETURN指令是iABC模式,A指示了第一个要返回的参数在栈中的位置,B指示了又多少个返回值,当B>0时,表示返回B-1个参数,当B==0时,表示从第一个返回值,到栈顶都是返回值。关于OP_RETURN的执行流程,Part5里有详细的讨论,这里不再赘述。读者可以使用protodump工具,来查看return语句的编译结果。
结束语
截止到本篇,我就完成了lua内置编译器的全部论述了,后续内容将与编译技术无关。本篇我首先对block的含义,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,接着对各种不同的statement的编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。全文通过图文的方式来论述流程,没有贴过多的代码和数学公式来进行编译技术的讲解。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表述编译流程。尽管本篇没有前面几篇的篇幅长,但是也同样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。截止到目前,最难的编译器和虚拟机构建部分已然完成,后续将一马平川,我相信整个lua系列即将完结。